网纹舌突蛙

reticulata   Zhao et Li
   

  147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形态 依据西藏墨脱(1雄、1雌)标本及原始描述。
成体:雄蛙体长18mm,雌蛙体长2lmm,其他部位量度数据见表489。吻端钝圆而高,略超出下唇;颊部外斜,颊面凹入;鼻孔略近吻端,鼻间距略大于眼间距;鼓膜隐蔽或不甚明显;无犁骨齿;舌大,梨形,后端缺刻深,舌面有小乳突(CIB 8370170)。
前臂及手长不到体长之半;指间无蹼;末端略膨大,无沟(原始描述记载为液浸标本的横沟不甚清晰);指长顺序为3、4、l、2,第一、第四指几乎等长;关节下瘤明显;掌突3个,内掌突圆,外掌突与掌外缘肤褶相连。后肢粗壮,全长超过体长的1.6倍;后肢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眼中部,左、右跟部仅相遇,胫长超过体长之半;第四趾最长;趾间蹼发达,第一、第二趾及第五趾内侧蹼几乎达趾端,第三趾外侧及第四趾两侧蹼达远端第二关节下瘤;关节下瘤小而清晰;趾末端膨大呈圆形吸盘,无沟;蹠部有小疣粒;内蹠突窄而长,与内跗褶相连接,并向外弯曲;外蹠突与蹠部外缘肤棱相连。
背面皮肤由细肤棱形成网眼状纹;眼后角至肩前有一条肤棱,似颞褶;眼后部自两眼睑外缘有1条细肤沟;眼后至胯前有断续肤棱缀成直线,似背侧褶。四肢背面有细肤棱和痣粒,跗部腹面有小疣粒;体腹面皮肤有横肤褶。
生活时背面茶褐色或浅棕色;位鼻孔及眼下方有2个黑斑;眼后部至肩前肤棱黑色;吻棱至颞褶有不连续的黑线纹;两肩之间及胯前各有一个“^”形斑;前、后肢有深色横纹。腹面乳黄色杂以稀疏深色小麻斑,以咽部及股部者明显。
解剖观察:肩胸骨基部分叉呈“”形;指、趾骨游离端平切状。雄蛙睾丸米黄色;雌蛙体长21mm,其卵巢中的卵泡清晰。
第二性征:雄蛙无声囊及雄性线,未见婚垫。

鉴别特征

鉴别特征 趾间蹼发达,指、趾末端扁圆形;背面皮肤呈网眼状肤棱;鼓膜隐蔽或不明显。

生物学

生物学资料 该蛙生活在海拔890m的山区,1983年7月24日晚上8:00左右出外活动时被发现,该蛙栖于灌木的枝叶上。

海拔范围

生物学资料 该蛙生活在海拔890m的山区,1983年7月24日晚上8:00左右出外活动时被发现,该蛙栖于灌木的枝叶上。

国内分布